1,情绪的概念和分类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从事任何活动,对周围事物,总会在态度上引起一定反映,产生兴奋或抑制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活动叫做情绪。情绪是心灵的一面镜子,是大脑复杂活动的表露。情绪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愉快的情绪,就其性质来说是积极的,如满意、快乐、喜爱、和悦、好感等;-类是不愉快的情绪,其性质是消极的,如愤怒、不满、焦急、害怕、痛苦、沮丧、厌恶等。20世纪6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把目标投向情绪与健康的课题上。
2,情绪产生的因素 引起情绪变化的因素,有主观因素和外界因素两种。外界因素又可分为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如身体受外伤引起的痛苦情绪,就是生物因素引起的;如朋友变心而失恋,发生地震亲人受到伤害等等,则是社会因素。主观因素分为不合客观实际的过高思想意向与对情绪变化不能理智的控制,即对情绪的失控。如学习成绩差与自己强烈升人理想学校的愿望得不到满足而造成恶劣情绪,一定条件下应归罪为主观因素。在很多情况与条件下,需要主观控制情绪的变化,如屋外传来引人心烦意乱的汽车噪声。因为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其根源就是需要和动机。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积极情绪,相反则会产生消极情绪。因此,主观控制,也是情绪改变的重要因素。
控制情绪活动的神经中枢与自主神经连接最密切。它位于间脑,即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相连的中间部分。当间脑发生病变时,便会发生情绪的变化。当然,间脑并不是最高中枢,这还要受最高中枢大脑皮质的控制,大脑皮质是思想的器官。人的情绪变化所以非常复杂,就是因为和人的思想活动分不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15健康网 » 情绪的概念、分类及其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