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春夏是阳长阴消阶段,秋冬是阴长阳消时期,所以一年之中,最佳的养阳时间就是春天和夏天,在这段时间内,阳虚的人可以多晒晒太阳来补阳。太阳是最纯粹的阳气之源,所以,想要借助天之阳气,就要多晒太阳。
其实,晒太阳还有很多讲究。在日出时,人先面向东方,伸长双臂做深呼吸,让阳气通过口鼻和皮肤进入体内。然后把两个手的劳官穴(大概位置在手掌心,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即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面向太阳,这样做可以保养心和肺。
在正午时,太阳当顶时阳气最浓。这时,我们可以站在户外,深呼吸,阳气就会从头顶的百会穴(大概位置在头顶正中心)进入身体,然后低头,让阳气通过风池穴(沿着耳垂一直向后推,会摸到一个凹陷的地方,此处就是该穴)进人身体。
在傍晚日落前,用手按揉命门穴(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人的阳气就藏在命门穴中,傍晚按揉命门穴能将太阳的最后一点儿阳气吸收进体内。
另外,晒太阳的重点是晒后背。
中医讲,前为阴,后为阳,也就是说腹为阴,背为阳。另外,督脉也在后背上,它是人体经络中最好找的一条经脉,沿着脊柱,就能找到它的“主干线”。
督脉管理人一身的阳气,只要把督脉调理好了,全身的阳气就能被调动起来。平时晒晒后背,能调动全身的阳气。
晒后背要挑太阳不是非常强烈的时候去晒,比如上午的九十点钟,下午的四五点钟。当然还要看是什么季节,在夏天的时候,上午就早点晒,下午就晚点晒,冬天的时候,跟夏天恰恰相反,总之,以太阳晒到后背感觉到舒适为宜。
晒后背的时间不宜太长,婴儿最好是15分钟到半小时,而成年人一两个小时都没问题,因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阳光的耐受程度不同,比如婴儿,由于他们皮肤的角质层很薄,容易被晒伤,所以时间不宜太长。
很多人常站在窗户那儿晒后背,但隔着玻璃晒后背的效果肯定不如去室外晒效果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15健康网 » 多晒晒太阳,抚阳又固本